7月11日,校長彭鳳蓮前往安慶市經開區調研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校地、校企合作情況,并看望慰問“青·行知”“智遷引擎”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團安慶市委書記項薇、副書記程超,安慶市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川,安徽安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校團委、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等校內外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出席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調研座談會。校團委有關部室、有關二級學院團委負責人,團隊指導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會議。
彭鳳蓮一行深入安徽安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實地觀摩“智遷引擎”暑期社會實踐團的生產實踐情況,聽取團隊師生社會實踐工作匯報。她對師大青年師生深入生產車間、研發一線,將書本知識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

彭鳳蓮在講話中指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青年學生鍛煉成長的舞臺,更是高校與社會各方協同育人的橋梁。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辦學的理念,積極與政府、企業等開展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科研攻關新路徑、成果轉化新機制,傾力打造“青”字號社會實踐品牌。彭鳳蓮強調,師大青年師生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青聯十四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八大的重要賀信精神,深入學習領會“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青年大有可為”的重要指示,“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歷史使命,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彭鳳蓮要求,師大青年學子要在基層一線歷練中淬煉真知,腳踏實地、勇于創新,虛心向企業管理專家和技術人員學習,認真體悟工匠精神、勞模精神,深入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技術需求,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上好社會實踐的“必修課”;相關部門和學院在開放辦學中主動作為,深刻把握地方社會資源與辦好“社會實踐大課堂”、搭建“社會實踐大平臺”、建好“社會實踐大師資”等人才培養要素之間的內在邏輯,搶抓政產學研融合發展的機遇期,錨定目標、主動作為,守好服務社會的“主陣地”。她希望,校、地、企多方在深化合作中共謀發展,拿出真干的實勁、敢干的狠勁、苦干的韌勁,共同設計精品實踐課程、研發科技攻關項目,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學校智力資源與地方、企業創新需求的無縫對接,跑出科技創新的“加速度”。

會上,彭鳳蓮與劉川共同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項薇介紹了校地共青團協同育人工作情況,安徽安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月明、副總經理黃昌文分別介紹了公司發展運營和校企合作情況,學生代表徐豪揚代表團隊作了項目路演并分享了成長收獲。(撰稿:徐自宇 攝影:李鑫 編輯:江偉 審核:汪洋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