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1日,2025全國數字文化遺產大會暨第十八屆CSIG全國數字博物館與文化遺產數字化及保護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監事長、北京大學查紅彬教授,教育部科技委委員、陜西師范大學吳曉軍教授,CSIG數字文化遺產專委會主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潘志庚教授,銅陵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蘇本躍教授,湖北民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軍教授,合肥工業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曉平教授,安慶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李巖等出席大會。校黨委書記李福華、校長彭鳳蓮會見并慰問參會嘉賓,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申傳勝出席有關活動。
本次大會以“AI+數字文化遺產”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數字文化遺產學術界、教育界、產業界的多位領導和專家、企業代表和高校教師。安慶市委人才工作局負責人,學校辦公室、科研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人事處負責人,計算機與信息學院、電氣工程與智能制造學院、數理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人文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傳媒學院、體育學院師生代表及來自英國、印度、也門等5個國家的7名外國專家,累計600余人參加大會。
10日上午,2025全國數字文化遺產大會開幕式在我校龍山校區傳媒學院演播廳舉行。大會由申傳勝主持。
開幕式上,李福華對大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并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等方面基本情況。他表示,學校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整合科研平臺資源,在省內率先成立長江文化研究院和黃梅戲文化研究院,扎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互融共進。他強調,先進數字化技術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及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意義重大,學校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廣納真知,廣聚資源,廣交人才,深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查紅彬致歡迎辭,他代表大會主辦單位感謝安慶市委、市政府、安慶師范大學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向參會的嘉賓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近年來數字文化遺產大會品牌活動影響力日增,促進了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了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能力躍遷。
李巖在致辭中指出,安慶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文化強市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守正文脈之“魂”、創新發展之“力”、奏響興業之“音”,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向著文化強市不斷邁出堅實步伐。她希望,與會專家在數字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與安慶市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
大會主論壇上,查紅彬、吳曉軍、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劉達、北京大學教授袁曉如、天津大學教授張加萬,國家文物局數據中心副主任祝孔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周明全分別作了報告。
大會同期舉行七場分論壇,包括以“三維重建、數字人與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學術論壇、以“頂會頂刊論文”為主題的專題論壇、以“AI時代的智慧文博發展”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以“專委會委員研究進展”為主題的交流論壇、以“戲曲數智化保護與傳播”為主題的高峰學科建設論壇、以“智能感知計算與學習”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市校合作產業人才供需對接會。大會期間,與會專家還參觀了我校“安徽省皖江文化保護與傳承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感知與計算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臺。
本次大會以“AI+數字文化遺產”為主題,旨在深入探討生成式AI、數字人、元宇宙等技術在文博領域的創新應用及發展前景,促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相關領域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撰稿:陳義仁 劉德陽 攝影:許闖 編輯:江偉 審核:王遠志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