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校好漂亮呀!”“我也想上大學!”……近日,外國語學院教育關愛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校園中開展“新星”游園會活動,攜新新社區12名社區兒童游覽大學校園。
此次游園會以外國語學院為起點,經稼先廣場、校史墻等八個學校特色景點后,到達終點校園西門。實踐團成員全程提供校園風景講解,并為兒童進行拍照。此外,實踐團還在外國語學院設立了實踐作品展覽會,分設非遺花燈、多樣剪紙等九個展覽攤點,集中展出實踐團成員“三下鄉”期間指導社區兒童所作的部分手工作品。
非遺花燈、多彩泥塑、手工花束……一件件作品被陳列在外國語學院的大廳里。據法學專業2021(6)班的何佳琪表示,所有展示作品均由社區兒童在團隊成員的指導下制作完成的。由于負責手工課教學,何佳琪覺得每一件作品都是她與小朋友日常相處的“縮影”。在她看來,暑期“三下鄉”實踐經歷讓她收獲頗豐,她不僅鍛煉了社會實踐能力,還收獲了與小朋友們、團隊成員之間的友誼,“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回憶,我永遠不會忘記”。
在游覽過程中,參觀兒童每到一個地點都會要求“小老師們”為他們拍照打卡,不時發出驚呼。“原來大學的校園這么好看,和小學完全不一樣。”一年級的高佳儀對優美的校園環境感到驚喜。她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參觀大學校園,走進校園中感受大學文化。“我要向哥哥姐姐們學習,考上大學后為社會做貢獻。”
實踐團隊長、翻譯學專業2021(2)班的李文博表示,小學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此次游園會可以引導孩子們走進大學校園,感受文化氣息,在孩子心中“埋”下大學教育的種子,讓孩子們在游校園中建立健全愛學習、求上進的積極人格。“此次游園會是對過去七天‘三下鄉’實踐活動的總結,也是團隊成員與孩子們的告別儀式。”(撰稿:學生記者 方晶 方艷君 攝影:徐冉冉 編輯:江偉 審核:何媛君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