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命科學學院“匠芯非遺,薪火相傳”——通草文化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安慶市科技館,給市民帶來了一節“非遺”通草花制作技藝趣味課。
實踐團精心準備了豐富的課程內容,講解了通草花制作技藝的歷史沿革、制作工藝特色以及科技創新的加持對有效緩解當今社會環境的“快”與“非遺”手工藝傳承的“慢”沖突的影響等內容。科普過程著重挖掘“非遺”中的科技知識、科學方法及所傳遞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
實踐團在課程中安排了通草花制作環節,教授群眾非遺通草花制作技藝的步驟,讓群眾在動手創作中體會“非遺”通草花的魅力。通草取莖,旋切成紙,遇水塑形,調色上色,一雙巧手捏、壓、揉、搓、劃,組裝后以假亂真的通草花就誕生在手中,現場80余名群眾參與了手工制作。

通草文化宣發團將繼續開展系列科普活動,推動研究解決新時代“非遺”通草文化傳承困難等問題。(撰稿:李可欣 張明珠 攝影:張明珠 編輯:江偉 審核:張輝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