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知識科普、精細化非遺教學、交互性實踐闖關……化學化工學院“童行攜力 筑夢未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連續三年深入安慶市地質社區兒童之家開啟“支教之旅”。
童行攜力 “鋅”火相傳
“童行攜力 筑夢未來”社會實踐團隊將“思政課”納入主題內容中,通過讀經典著作、誦英雄事跡、“紅領巾”講黨史等特色活動開展“青春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引領小朋友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抱負。

課堂上,幻燈片中展示著國旗、黨旗、軍旗、團旗和隊旗,化學專業2022(3)班的左雅蘭從認識旗幟特點、了解旗幟歷史、感悟旗幟故事三個方面分別開展理論領學,引領小朋友們從紅色的旗幟中感悟革命血脈,賡續紅色基因。化學專業2022(5)班的賀穎開展了一堂題為“少先隊員我最棒”的思想政治課,將“少先隊員的夢想”作為靈感“種子”,協同小朋友們一起完成帆布包DIY,展示出國旗、紅領巾、笑臉等充滿希望與美好的圖樣。“中國少年先鋒隊要高舉隊旗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希望通過思政課程引領思想,讓‘紅領巾們’在實踐中汲取奮進力量。”

趣味科普 童真夢想
“掌中火焰”“夢幻彩虹”“橋來橋去”“晴雨花”“大象牙膏”……近10項兼有趣味與觀賞性的實驗在科普課堂上呈現,小朋友們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著科學的魅力。
“今天我們來DIY手工皂,有沒有小朋友自告奮勇上臺來跟老師一起做呢?”,化學專業2021(2)班的徐友麗和小朋友們親切地互動,邊講解實驗原理邊指導操作,“我們先制作肥皂原漿,再挑選自己喜歡的模具,最后將原漿注入模具中靜置。”小朋友們在團隊指導下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哇!太神奇啦!這是我自己做的貓爪手工肥皂。”一堂生動的趣味科普課堂由此展開,“團隊每年都會開設知識科普課堂幫助小朋友們感受科學實驗的樂趣,不僅激發了少年兒童對科學的興趣,也為我們提供一個實踐的舞臺,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讓更多的人感受化學之美!同時我們也結合小朋友的各個年齡段,準備了動植物與安全知識科普課程。”徐友麗介紹。

妙手生花 “藝”心逐夢
扎染藝術賞析實踐、非遺剪紙魅力手工、唱響黃梅傳承經典……化學專業2021(4)班的章陽以“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主線,結合圖片與視頻向小學生們講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形式,開展“畫一紙童心”“繪一寸徽章”“染一方白娟”等特色主題藝術實踐課堂,鍛煉小朋友們動手能力的同時傳承中華民族特色文化,帶領小朋友們共同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化學專業2021(4)班的唐子安選取了黃梅戲經典劇目教唱,以此加深小朋友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讓文化自信從小扎根。
“童行攜力 筑夢未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已連續三年堅守社區,志愿服務時長累計超2000小時。青春逢盛世,奮斗正當時!團隊將堅持常態化、長效化支教服務,打造“童行攜力 筑夢未來”的志愿服務品牌,用奮斗書寫青春。(撰稿:學生記者馬雨揚 李婷 攝影:王可欣 編輯:江偉 審核:鮑青燕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