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送的禮物精致又充滿心意!”收到教師節禮物的教師們在微信朋友圈紛紛“曬”出學生親手制作的手工藝品。9月8日,在第3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校學子親手制作并送出200個中國結、80個書法團扇、200張書法書簽以及120個編織花束,向老師們表達祝愿與感激之情,“花”式獻禮教師節。
從購買材料到禮獻恩師,歷時一周,來自校學生會、中國結俱樂部、鄧石如書法班的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親手制作出手工藝品,迎接教師節的到來。談及選擇DIY創作禮物的原因,活動負責人、小學教育專業2022級(1)班的李宜盧坦言,相比購買禮物,親手制作的藝術品更能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敬意與感謝,同時也是對傳統手工藝的傳承。

在經過數次練習后,一個個富有生命力的中國結從應用心理學專業2022級(2)班曾建霞的手中“誕生”,完成中國結的制作后,她與朋友們紛紛拍照留念。她說:“編織中國結需要足夠的耐心,線與針之間的纏繞十分考驗我們的專注力。”曾建霞表示,中國結象征著吉祥如意,團圓美滿,希望老師們在今后的生活與工作中萬事順遂、幸福歡樂。
學生們的身影穿梭在各棟教學樓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21級(1)班的周意便是其中一員。當看到老師們因收到禮物而感到驚喜時,他的內心感到喜悅與滿足。他稱這次備禮過程是老師和學生、“教”和“學”的“雙向奔赴”。收到學生準備的精美禮袋后,教師們為此“點贊”,紛紛表示:這是最好的禮物!“書簽與扇子十分精致,在每一個細節處,都能體會到學生的真誠用心。這份由學生親手制作的禮物進一步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也從學生們的祝福里感受到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寸心手作,情意拳拳。當傳統手工藝品遇上教師節,一針一線、一筆一劃間彰顯的是滿滿的儀式感和濃濃的師生情。“美育+勞動教育”的實踐形式讓師大青年學子在勞動中欣賞美、創造美,在勞動之美中傳承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撰稿:學生記者 王莎莎 劉芮青 攝影:學生記者 李雪 劉宇杰 編輯:江偉 審核:汪洋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