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師教育學院“挽民族‘星’光,尋紅色基因”社會實踐團隊前往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白林村“兩鄧故居”教育實踐基地,通過“兩彈一星”精神宣講、稼先故事知識問答、入鄉探訪等形式,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家教家風、先人事跡進行深入學習與調研。
追溯紅色記憶 探訪紅色足跡
實踐團邀請在林峰小學就讀的鄧氏子孫鄧容作為講解員,為實踐團講述鄧稼先為祖國核事業發展貢獻一生的事跡。實踐團參觀“兩鄧故居”后,向館內到訪游客、展館工作人員、和周邊村民開展調研及宣講科普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對中國核工業發展歷程、“兩彈一星”精神、鄧稼先事跡等。

弘揚紅色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記憶流淌著鮮活的紅色血脈,蘊含著偉大的中國精神。為踐行紅色初心,傳承紅色基因,實踐團隊成員返家鄉后,依托當地青少年教育基地、轄區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先后赴安徽銅陵第二十二中學、江蘇南京玄武區新街口街道、廣東汕頭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龍湖區青少年教育基地、龍湖區鷗汀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地,通過紅色故事與繪本相結合的形式,面向中小學生組織開展“兩彈一星”、“鄧稼先故事”等紅色故事宣講工作,推動調研宣講工作走深走實。

此次教師教育學院“挽民族‘星’光,尋紅色基因”社會實踐團隊將“三下鄉”與“返家鄉”有機結合,通過自身實踐真切弘揚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進一步講好紅色故事。(撰稿:沈卓筠 攝影:陳倩倩 編輯:江偉 審核:許世平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