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廢舊紙箱裁剪,利用膠水粘貼,通過畫筆創作,一只極具特色的小狗便躍然桌上……11月17日至19日,資源環境學院紅太陽志愿服務團開展“‘箱’約創‘益’”主題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吸引了學校千余名學生參與,共赴一場公益與愛心的碰撞之旅。
商討活動細節、準備所需材料、布置活動現場,志愿服務團成員提前兩周便開始策劃部署。“一些看起來沒用的廢品,很可能是未曾發掘的寶藏。”服務團成員、環境工程與科學類專業2023(3)班的汪凱將活動展板放至規定處后又進入到桌面物品的歸置中去。“我們會將制作精良的作品帶給小朋友們,沒有經過創作的紙箱會被收集起來賣到廢品收購站,將獲得的利潤用來購買學習用品捐贈給一些小學。”他表示,將廢舊紙箱通過DIY變成工藝制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廢品轉賣也能夠幫助他人,助力公益事業發展,是意義非凡的。
“除了紙箱DIY作品,活動還設置了自愿募捐。雖然幾元錢不多,積少成多便可以幫助很多小學生改善教育條件。”地理科學專業2022(1)班的萬晨坦言,募捐活動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外也能培養學生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傳播公益力量。“活動還設置了抽獎環節,參與者將有機會獲得活動紀念品。”萬晨指出,抽獎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熱情,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快樂。

精美的紙質槍、可愛的小寵物、收納物件的儲物盒、創意十足的手機支架……一個個灰褐色的紙箱在學生的手中增添了許多色彩,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本只打算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為公益活動貢獻一份力量,沒想到還能抽獎,實在太讓人驚喜了。”抽中一等獎后,地理科學專業2022(1)班的曹寶林笑著說。“能夠將閑置紙箱制作的文藝作品帶給小朋友,真是成就感滿滿呢。”曹寶林表示,通過公益加抽獎的方式,為自身增添樂趣和驚喜的同時還能幫助到需要的人,應號召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體會不一樣的校園生活。

“紙箱創作傳新意,綠色環保志愿心。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引導更多的學生關注環保問題,培養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意識。”志愿服務團負責人、旅游管理專業2022(2)班的馮佳麗號召在場學生一起行動,將廢棄物轉化為寶貴的資源,為社會做出貢獻。“紅太陽志愿者服務團將愛心和創意傳遞給每位參與者,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會繼續以積極向上的態度,為社會送出更多的溫暖。”馮佳麗表示。(撰稿:李甜莉 伍文丹 韋健東 屠西穎 攝影:楊潔 肖億然 編輯:江偉 審核:黃建平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