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4月14日,學校“栩栩若生非遺纏花設計工作室”“創意生物工藝坊”團隊,黃梅劇藝術學院等學院學生代表走進安徽博物院,參加“皖美年華”傳統文化與非遺展演春日專場活動。
早上9點半,攤位前便圍滿了游客。不到20分鐘,纏花攤位上便賣出了第一單。“纏花是怎么做的呀”“一朵花要做多久”,一群游客小朋友們聚集在攤位前提出各種問題……2022級小學教育專業的危思琪耐心為小朋友們講解,為了讓小朋友們體驗到纏花的樂趣,還拿出纏花工具指導他們親手做一只屬于自己纏花飾品。“能把纏花這項技藝交給孩子們,我特別開心,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孫靜怡說到。

“烙畫是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我們在此基礎上豐富了內容和形式。烙畫可以制作杯墊和手機支架,圖案還支持個性化定制。”生命科學學院2022級生物科學專業的周玲為往來觀展的游客介紹道。“烙畫工藝品兼具審美價值和實用功能,我們的工坊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既能弘揚烙畫非遺文化,又能做出各種各樣有趣實用的創新產品。”作為創意生物工藝坊,該攤位上還有葉脈畫,植物昆蟲標本和葉雕等取材于大自然的工藝品。“這些都是我們利用課余時間,將手工制作和專業知識相結合制作出來的,簡單的小實驗就能將樹葉的經脈展現給大家。”周玲介紹到。

黃梅劇藝術學院的學生代表還現場表演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經典唱段。“作為安慶人,我很高興黃梅戲能夠被大家喜歡,同時也非常感謝主辦方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交流的平臺,讓我認識到更多非遺技藝。”黃梅劇藝術學院22級查心怡說到。

下一步,學校共青團將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育發展研究等方面進一步開展校地(企)合作。(撰稿:李超男 攝影:賈夢萍 編輯:江偉 審核:汪洋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