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美術學院在學院學術報告廳開展“琉璃成花,髻簪芳華”活動,80余名學子在纏絲繞線中體驗非遺纏花的制作工藝,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色澤瑩潤的纏花花束、獨具一格的團扇、古韻十足的發梳……在作品展示區,十余件纏花作品整齊地排列在長桌上,華美的造型引得一眾學生駐足“打卡”。此外,學院纏花俱樂部的幾位“小老師”帶著材料來到現場,等待為有興趣體驗纏花制作的學生提供一對一教學。
將絲線分為幾股合并,依照紙模形狀一絲一線地纏繞后,不到五分鐘,一枚藏藍色的纏花葉片便出現在美術學專業2023(4)班的孫茜手中。“葉片的制作是纏花教學里最基礎的一部分,只要掌握了技巧,平均四五分鐘就能夠纏出一片。”孫茜表示,在經過反復的練習后,自己已經擺脫了“纏花小白”的身份,每當看到親手制作的纏花作品時,心中便滿是成就感。
自第一次在俱樂部招新現場看到纏花俱樂部的作品展示,動畫專業2023級的劉慧琳便下定決心要學會這門技藝。從處理不好纏花時頻發的滑線問題,到能夠跟著樣圖纏好一個發梳,劉慧琳在每一堂纏花課程中都有所收獲。劉慧琳感嘆,每一次纏花時,她都能感受到自己與非遺文化之間的鏈接,希望通過不懈地練習,這份羈絆能夠愈發濃厚。

“纏花俱樂部每學期都會舉辦纏花體驗活動,我們計劃通過系列體驗活動拉近在校學生與非遺文化的距離,同時讓學生們在纏花中療愈心靈。”活動負責人、美術學專業2022(5)班的趙成亮表示,希望以纏花俱樂部為平臺,讓這份誕生于指尖的“中國式浪漫”能夠在校園持續傳播,讓更多學生潛移默化中成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者,促使傳統工藝再度煥發活力與生機,成為校園美育建設的重要載體。(撰稿:學生記者 羅佳琦 攝影:學生記者 周欣悅 董選如 編輯:江偉 審核:金忠良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