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生命科學學院心理健康工作站在生命科學學院一樓大廳開展“‘缸’好遇見你”的生態缸制作活動,吸引了全校200余名學生參與。
“制作的首要原則是符合生態學原理,使其成為一條完整的生物循環鏈,在此基礎上大家就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了。”生態學專業2022級的汪洋一邊分發材料,一邊向學生介紹操作的注意事項。用椰泥鋪實玻璃缸底部,插入不同種類的多肉植物,再鋪上一些鵝卵石,旅游管理專業2023級1班的宋玉燦和她的室友們化身“設計師”,將生態缸打造為一個綠色溫馨的小世界。“我們搜索了很多圖片,最終一拍即合,打算選擇以容易培養、生命力強的多肉植物作為主體。”她表示,通過搭建生態缸,使自己更加了解植物生存所需要的環境,希望大家在面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時,也能像多肉一樣不屈不撓,勇敢堅毅。
放完最后一個配件,英語(師范)專業2022級班的胡心蕊拍下自己制作的生態缸,并在朋友圈發布,配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學習或者生活中壓力很大的時候,我就會置身自然,感受新鮮的空氣與寧靜的環境。”她坦言,制作的過程輕松又愉快,讓自己暫時忘卻煩惱,沉下心來感受自然的獨特魅力。
叢叢綠意的苔蘚缸,獨立堅韌的多肉缸,靈活生動的魚群缸……通過填充設計裝飾,透明缸罐“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個精致的生態缸,讓路過的學生頻頻駐足觀賞。“親自動手制作生態缸,一方面有助于大學生深入了解生態系統運作機制,通過動手搭建可以觀察到在有限的空間內生物如何共同生存,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審美情趣,發揮個人創意,在動手的過程中放松心情,釋放壓力。”活動負責人、生物科學類專業2023級7班的張紫依表示。


此次生態缸制作活動旨在通過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與創新思維,寓學于樂,加深學生對生態系統結構的認識與了解,在制作過程中展開想象,放松身心,提升審美情趣。(撰稿:王忠妮 滕軍 桂璐璐 攝影:陳瑤瑤 姜英杰 編輯:江偉 審核:張輝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