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玻璃棒可以點燃酒精燈?”“火焰顏色是怎么發生變化的?”“火竟然能在手掌上點燃!”不同的金屬離子在化學反應下發生碰撞,綻放出絢麗多彩的火焰之花。5月19日,大學生科技化學協會舉辦“五彩火焰”科普活動,100余名學生齊聚文溯樓108教室,在互動中感受化學火焰與色彩的交織碰撞。
曉暄靈火、冥府之火、星星點燈……通過“大魔術師”之手,金屬離子在實驗中呈現顏色的變化和形狀的延伸。“火焰竟然從藍色變成綠色了!”“燒杯中的火焰居然自己生長了!”“太神奇!這是什么化學反應?”……材料化學專業2023(1)班的鐘煜化身講解員,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本次活動主要向大家介紹兩類反應,分別是醇類反應和高錳酸鉀的反應。”他介紹。

雙手浸濕洗潔精水、捧起丁烷氣的氣泡、用點火槍點燃,學前教育專業2023(2)班的魏笑揚起手中丁烷氣體的泡泡,一瞬間,火焰“蹭”一下在掌心竄出。“之前對化學實驗接觸得比較少,通過這次親身體驗,我對化學之美有了更深的理解。”魏笑表示,未來自己將會繼續關注并積極參與化學相關實驗。
懷著對實驗的探究心理,材料化學專業2023(1)班的王麗主動走上了實驗臺。“我對空氣炮這一環節是存有疑惑的,制氧的過程怎么會產生這么大的威力?”按照講解員的指導,王麗將適量的高錳酸鉀倒入盛有過氧化氫的錐形瓶中,即刻伴著一聲輕響,氧氣噴出。她坦言,實驗的結果讓她深受震撼,通過親手操作,她驗證了空氣炮的威力值,這一體驗極大提高了她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經過一下午的化學實驗,書本上生硬的科學知識“搖身一變”,化為美麗生動的科學現象。會變色的火焰、生長延伸的火種、快速迸發的氧氣……現場先后進行了8種不同反應的化學實驗。“火焰焰色和形態的變化也太不可思議了,我要向朋友們分享這些奇妙的化學現象!”生命科學類專業2023(1)班的汪天佼化身“觀察員”,實時在朋友圈更新化學實驗進程。
通過“五彩火焰”科普活動,化學知識以更加鮮明有趣的方式“走”到了學生面前。據悉,此次活動旨在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焰色反應的原理和現象,下一步,該協會將繼續開展相關化學科普實驗,引導大家在實踐中領悟化學的魅力。(撰稿:學生記者:王忠妮 李平 攝影:學生記者 萬悅 孫佳欣 編輯:江偉 審核:鮑青燕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