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透明風車葉上勾畫圖案,將風車葉串起后固定,一個獨一無二的DIY風車便誕生了。5月25日,美術學院開展“手繪風車‘舞’校園”活動,60余名學生在筆尖流轉中描繪繽紛輪廓,在動手組裝中體會夏日美好。
溝通活動流程、準備繪畫工具、購買所需物資……為給參與學生帶來更好的體驗感,活動負責人、環境設計專業2022級的王昊花費了一周時間籌備。“風車是夏天的代表性元素之一,象征著吉祥幸福、生命活力和流轉不息。”他表示,本次活動中繪制的風車將在湖畔藝術節上展出,希望精心準備的風車能為藝術節增添一抹獨一無二的亮麗色彩。
悉心勾畫描邊,大面積涂抹填色,寥寥數筆間,一朵花瓣舒展的牡丹誕生于設計學類專業2023(3)班的張彤彤手中。“牡丹雍容華貴、國色天香,有吉祥圓滿的寓意。”談及繪制牡丹的初衷,她表示,牡丹寓意美好,她想將這一美好祝愿融入到風車之中,使其成為傳遞快樂與夢想的“使者”。
迎著微風,美術學專業2023(4)班顧莉娜手持風車,用手機記錄下自己繪制的碎花圖樣。“這些風車不僅是我們手工實踐的成果,還承載著我們對夏天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她表示,每一個手工風車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風車上的圖案則隱藏著繪制者對夏天的獨特印象。
清涼十足的西瓜瓤、清麗復古的碎花、振翅欲飛的蝴蝶……學生們用豐富的色彩將自己對夏天的印象表現在風車上。熱烈的紅色勾勒出夏日的艷陽高照,清新的藍色描繪出天空的蔚藍浩渺,在一雙雙巧手的擺動下,近200個風車被整齊排列,學生們圍坐在一起欣賞五彩斑斕的DIY風車,并與這道獨特的風景線合照“打卡”。
此次活動旨在以美育增強學生悅納自我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發掘生活美好,在創作中以“美”療愈心靈。今后美術學院將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打造“美育+”系列活動,將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等結合起來,推動學院美育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入腦入心,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助力學生成長成才。(撰稿:學生記者 楊子嫻 羅佳琦 攝影:學生記者 夏雪 董選如 編輯:江偉 審核:金忠良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