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國語學院開展心理健康進社區活動,以游戲、繪畫等多彩形式助力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旨在積極發揮心理育人在學生社區的服務功能,以“心理+”服務,助力學生“心”生活。
帶走心晴便簽 感悟幸福生活
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撫慰心靈的良藥,5月23日,外國語學院舉辦“心晴便簽”傳遞活動,學院每層樓道和部分學生公寓樓宇最顯眼的墻上都貼著“力量語錄”,每張便簽上都寫著富有激勵意義的話語,學生們通過撕下善意的話語得到鼓勵,擁抱美好的學習與生活。
“此次活動以‘感悟幸福生活’為主題,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學生內心的力量,引導他們正視自己的情感和挑戰,從而促進心靈的成長與發展。”“心晴便簽”編輯、2023級外國語言文學類4班聶韻雅表示,每位參與者都可以從墻上撕下一張自己最有共鳴的語錄,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溫暖,還讓他們學會了如何鼓勵自己和他人。
繪制心理圖景 “打造”情緒調色盤
將蘸有顏料的畫筆在框選好的畫面中逐步勾勒出圖案輪廓,再填充顏色……百余名學生用畫筆連續在一張長余1米的畫布上進行“情緒調色”,共同繪制美好“心理圖景”。5月25日,外國語學院在社區舉辦“向陽而生,心生美好”情緒調色盤活動,學生們在“心靈圖景”中自由創作,用畫筆表達情緒,與美好同行。
“可以畫向日葵!”“這里還有空隙!”“小豬代表我可愛的朋友。”……參與學生在繪制過程中的歡笑聲不斷。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2023(9)班的李仕菊將蜜蜂、太陽和向日葵畫在畫布上。“對我而言,這些元素意味著愛和未來,希望能為更多人帶去鼓勵和支持。”
本次心理健康節主題活動,以加強社區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為切入點,大力開展社區心理文化建設,旨在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表達自我情緒,拓展人際關系,提高心理素質。
下一步,外國語學院將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空間建設為基礎,以隊伍入駐為關鍵、以服務下沉為抓手、以數字賦能為支撐、以學生參與為動能、以文化浸潤為特色,堅持“一線規則”“一站服務”“一體推進”,把學生社區打造成為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地、培養人才的園地、管理服務學生的基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用一流學生社區建設服務一流人才培養。(撰稿:學生記者 屠西穎 攝影:李倩柔 編輯:江偉 審核:何媛君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