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中學時的鄧稼先經常誦讀這首《中國男兒》以明志向,這也恰是鄧稼先一生大愛、大勇、大智慧、大無私的寫照。6月5日,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鮑青燕、學生黨支部書記、畢業生黨員以及新接收預備黨員近百名學生共赴兩鄧故居,同上一堂畢業生黨員教育暨廉潔文化課。
參觀兩鄧故居:讓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
一份份泛黃的手稿,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本本破舊的書籍……跟隨鄧稼先生平事跡的講解,學生依次參觀故居各個房間,觀看每一件陳列物品。“我今后恐怕照顧不了這個家了,這些全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做好了這件事,我的一生就過得很有意義,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聽到講解的動容之處,2024屆畢業生黨員韓雪忍不住落淚,她說:“鄧稼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的牽掛和敦促,他把個人的一切都獻給崇高的事業”她表示,作為一名考上中國礦業大學準博士生,我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傳承發揚科學家精神,樹立科學理想,成就科學夢想,積極投身于科技人才隊伍中去。

重溫入黨誓詞: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學生黨員面向鮮紅的黨旗整齊列隊,站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標語下,高舉右手,莊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鏗鏘有力的誓言回蕩在故居上空。老黨員代表、化學專業2020(3)班的朱國平說:“重溫入黨誓詞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責任和使命。”他表示,無論今后身處何處,在什么崗位,都將牢記黨的宗旨,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努力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發放政治生日卡、佩戴黨徽:傳過賡續奮斗的接力棒
莊嚴肅穆的入黨宣誓儀式后,老黨員代表緩步走到新黨員代表的面前,為其佩戴黨徽并發放政治生日卡。老黨員代表用雙手拿起黨徽別在新黨員代表的胸前,調整黨徽的位置,確保它端正地佩戴在左胸中央。“這是我第一次作為老黨員代表為新黨員佩戴黨徽,作為一名即將離校的畢業生黨員,我感到無比神圣,一股傳承之感油然而生。”畢業生黨員王娜表示,黨的事業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奮斗,而新黨員就是這份事業的新希望、新力量。

現場聆聽廉潔文化故事:系好廉潔自律“第一粒扣子”
“當年原子彈爆炸成功,按10元、5元、3元三個檔次,分別發給當時從事研制的科研人員,鄧稼先拿的是10元,鄧稼先并不在乎,他為核事業隱姓埋名28年,一生無怨無悔,‘為它死了也值得’。在他去世的一個月前,他對他的妻子說‘如果有來世,我還是選擇中國,選擇核武器事業……’”一代代共產黨人將“大公無私、清正廉潔”寫在篳路藍縷的征途中,寫在風雨兼程的‘趕考’路上,今天的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勤奮進取、廉潔務實,努力撐起民族脊梁。”學院團委副書記石磊現場為學生黨員講授廉潔文化課,他以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廉潔自律的重要性。他講道,你們即將步入人生的新階段,其中有的同學考取研究生,有的同學考取選調生,有的同學成為一名教師……不管哪一行哪一業,都希望你們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爭做黨和人民事業的可靠接班人。在廉潔文化課的最后,在石磊的帶領下,全體黨員莊重承諾:“不越雷池一步,不逾規矩半分”,要求學生黨員努力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系好廉潔自律的“第一粒扣子”。

據悉,化學化工學院連續四年開展畢業生黨員教育活動。“兩鄧故居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紅廉文化示范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畢業季走出校園,沉浸式、創新性同上一堂廉潔文化課和愛國主義教育課,引導廣大畢業生黨員在身臨其境中見賢思齊,激勵他們從老一輩科學家的指引中汲取奮進力量、去奮斗、去傳承,如同反應堆一樣,放射青春‘核’力量,做一顆黨和國家事業的螺絲釘。”鮑青燕談及選擇兩鄧故居作為活動開展地的原因。
化學化工學院將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廣大師生黨員做風清氣正的廉潔社會的守護者、推動者、踐行者,做黨和國家擁護者、追隨者、捍衛者,促進黨員強理想信念固本培元、強理論文化啟智潤心、強道德涵養正己化人,在廉潔鑄魂中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撰稿:學生記者 楊子嫻 李平 攝影:學生記者 邱巖 李武 編輯:江偉 審核:鮑青燕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