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們相信未來,我們才擁有現(xiàn)在。”一天的忙碌過后,實踐團隊長、表演(體育藝術表演方向)專業(yè)2022(3)班唐麗妍在手機備忘錄里打下了這句話。近日,體育學院“舞動青春·志愿家鄉(xiāng)”鄉(xiāng)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太湖縣西沖村開展“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并以測量血壓、 熬制綠豆湯、拍攝合照等方式踏尋紅色征程,致敬退伍老兵。
細致測量血壓 用愛監(jiān)測健康
準備醫(yī)用器材、學習使用方法、整理醫(yī)學常識……體育教育專業(yè)2023(4)班劉慶源提前一周反復練習血壓計操作流程,“第一次為老兵測量,我心中十分緊張,對儀器多次調(diào)整測試,只為呈現(xiàn)最精確的數(shù)據(jù)。”西沖村的三位“老兵”皆于1969年參軍入伍,在74歲的朱承佑家中,劉慶源小心翼翼地將血壓計袖帶纏在朱承佑的上臂,他按下開始按鈕,老兵的胳膊隨袖帶的收緊而顫動。劉慶源輕聲指導:“朱爺爺,請您放松,深呼吸,不要緊張。”
血壓計屏幕上的數(shù)字開始變化,在“嘀”的一聲后,測量完成。“朱爺爺,您的血壓屬于正常范圍,身體狀況良好,平時要繼續(xù)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休息。”運動康復專業(yè)2023級周點玲針對老兵的血壓數(shù)據(jù)提出身體狀況分析和健康生活建議。朱承佑微笑著點頭,感謝隊員們的關心關懷和專業(yè)的義診服務。
“在部隊中吃的苦、受的累,是為以后的甜埋下的種子,我現(xiàn)在的身體狀況也得益于在部隊中的經(jīng)歷。”提起軍旅生涯,朱承佑兩眼放光,滔滔不絕,他直言,扛槍的日子不過幾年,卻重塑了他的品格,磨煉了他的意志。“在朱爺爺?shù)闹v述下,我了解到部隊強調(diào)個人的紀律性、組織性和高效性,在部隊中會經(jīng)歷前所未有的鍛煉和成長。”體育教育專業(yè)2023(5)班檀濱濱表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也應學習老兵不計名利、堅韌不拔、熱愛祖國的精神,為國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精心熬制綠豆湯 烈日炎炎送關懷
“天氣炎熱,而老兵年紀較大,身體抵抗力相對較弱,綠豆湯能夠為老兵清熱解毒、消暑降溫。”唐麗妍坦言,希望團隊通過實際行動,為老兵們送上真摯的關懷與敬意。熬制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分工合作,一袋袋新鮮綠豆被倒入清水,仔細清洗。檀濱濱蹲下身子點燃爐火,不時地調(diào)整柴火,確保火候適中。實踐團成員輪流攪拌,防止綠豆粘鍋。“等到綠豆完全開花,冰糖完全溶解,清甜的綠豆湯就算熬制完畢了。”唐麗妍說。

一切準備就緒,實踐團成員們帶著熱騰騰的綠豆湯,踏上了前往老兵查顯之家中的山路。“快進來,快進來!”76歲的查顯之身著一身軍裝站在老屋門口,遠遠看見實踐團成員便熱情招呼。體育教育專業(yè)2023(4)班馬子冉將打包好的綠豆湯親手遞到查顯之手中。“看著查爺爺品嘗后滿意的笑容,我心里格外開心,今天一天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查顯之為實踐團成員搬來板凳,示意他們坐下休息。“孩子們真是太有心了,這么熱的天氣還想著我們,這碗綠豆湯喝下去,身體涼快了,心里卻是暖洋洋的。”查顯之笑著感謝實踐團的到來,他在交談中分享自己的軍旅故事,為團隊成員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在查爺爺?shù)难哉Z中,我明白:不論戰(zhàn)爭還是和平,中國軍人始終葆有堅定信念和頑強斗志,我對‘軍人’這一字眼有了更深層的理解。”馬子冉說。
定格幸福瞬間 傳承紅色家風
“我們家里共有四個孩子,我和哥哥兩個人在同一年參軍入伍。”片刻交談后,查顯之71歲的弟弟查選方也來到了哥哥家中,據(jù)他回憶,1969年的一月,21歲的查顯之和16歲的查選方已然背上行囊,勵志在軍中磨煉自我,報效祖國。“退伍老兵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的故事和經(jīng)歷是年輕一代學習的榜樣。”唐麗妍直言,為老兵拍攝照片,不僅是對他們個人的記錄,也是對他們所做貢獻的尊重和紀念。

拍攝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忙碌地調(diào)整燈光、布置場景,力求為退伍的兄弟二人定格最美瞬間。“來,大家看鏡頭,笑一笑!”隨著新聞學專業(yè)2022(2)班方志健的口令,查顯之與查選方緊緊靠在一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在“咔嚓”聲中,一幅幅美滿和諧的畫面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查顯之用手撫摸相機屏幕,眼角泛淚。“感謝團隊為我們舉辦這樣的活動,讓我們這些老兵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一旁的鄰居笑著說:“這老頭子當了一輩子兵,卻沒機會穿上軍裝拍張照片,今天真是太高興了!”表演(體育藝術表演方向)專業(yè)2022(3)班馬亞麗也備受感動,她直言,希望我們的到來能為老兵帶來慰藉,希望他們的晚年生活如這張照片一樣,美滿和諧,幸福長久。
“這是團隊第三年來到這片土地,和以往不同,通過一系列‘送溫暖’活動,我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獨屬村中軍人的鐵血與堅毅。”唐麗妍坦言,在與老兵的交談過程中,團隊對軍事英雄主義及黨的光輝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同。未來,我校學子將繼續(xù)傳遞關懷與責任,追尋紅色足跡,為時代發(fā)展、精神傳承貢獻青春力量。(撰稿:學生記者 楊子嫻 馬雨揚 攝影:方志健 編輯:江偉 審核:王瑋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