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22日,教育科學學院開展“紅色鑄魂”紅安行主題實踐活動。師生一行10人赴湖北紅安縣列寧小學、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現場學習。
師生走進十里坪張灣希望小鎮,了解列寧小學“周二無家庭作業日”學生可不帶書包回家的做法,參觀了十里坪長勝街街道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包括紅四方面軍指揮部、蘇維埃銀行、列寧小學舊址。列寧小學是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蘇區創辦的一所紅色學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人才,一行人參觀了教室、禮堂和革命標語墻,聆聽了關于列寧小學創辦背景及其在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講解。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人打仗,女人送飯。”這個紅安革命時期的民謠,映襯著革命先輩一心為革命,一心為人民的崇高與偉大。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實踐隊伍到達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內,通過觀看《攻占黃安城》半景畫,全體成員一同感受了黃麻起義攻城時的情景;講解員講述了革命先烈在黃麻起義、商南起義、六霍起義和創建、堅持鄂豫皖蘇區革命斗爭中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以及“紅軍紅薯地埋銀圓”和“李王氏兩塊銀圓”等感人故事。
此次“紅色鑄魂”紅安行主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大別山革命老區紅色資源育人功能,引導師范生在理論與實踐中涵養高尚師德和教育家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撰稿:郭柳森 王子陽 攝影:程文彥 編輯:江偉 審核:吳云助 趙麗麗)
下一篇:化學化工學院開展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