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資源環境學院“青·行知”宜秀區助力鄉村振興農業市場調研實踐團,走進宜秀區政府圍繞校地合作、農文旅融合宣傳及直播模式創新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以“三下鄉”實踐為紐帶,為農文旅融合發展注入青春智慧。
聚焦地方痛點 錨定實踐方向
宜秀區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宜秀區的發展現狀:當地農產品品類豐富但銷售渠道有限,文旅資源多元卻產業鏈條較短,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融合度不足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關鍵瓶頸。他強調,希望借助大學生“三下鄉”團隊的活力,與農業合作社建立長期合作,通過網紅經濟激活農產品銷量,進而帶動農旅產業協同發展。

發揮地區優勢 共繪合作藍圖
針對宜秀區的發展需求,指導教師孫慧群結合電商行業趨勢,深入分析了當地發展網紅經濟的潛力——特色農產品的生態屬性、文旅資源的地域獨特性,都是直播宣傳的天然優勢;同時也指出挑戰,如產品標準化、直播內容同質化等。她提出,團隊將以“三下鄉”實踐為契機,實地挖掘有特色的農文旅產品,助力構建長期穩定的宣傳和直播系統,讓優質資源“走出鄉村、走進視野”。指導教師李青山則從資源整合角度為學生團隊支招:“‘三下鄉’的力量不應局限于實踐團隊本身,要以開放思維聯動全校專業資源。”
此次交流會后,“三下鄉”實踐團不僅獲得了宜秀區特色農產品及農旅資源的詳細資料,更明確了下一步的行動方向,團隊將迅速開展數據分析,篩選首批直播推廣的產品和景點;深入文旅現場進行實地調研,拍攝接地氣的宣傳素材。這場校地交流會搭建了合作的橋梁,也是我校“三下鄉”實踐團隊助力宜秀鄉村振興的重要體現。(撰稿:彭欣月 攝影:劉霄 尹倩 編輯:江偉 審核:黃建平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