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馬克思主義學院準備新生簽名墻、愿望墻、中國地圖等驚喜,以細致的布置迎接2025級新生的到來,助力新生開啟在大學的追夢新征程。

志愿者暖心護航,新生報到零擁堵
“我想離家遠一點,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從甘肅來到了安徽。”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5(2)班的新生閆楨菁在地圖上找到甘肅,將圖釘認真地固定下去。她表示,剛踏入校園時,離家遙遠的焦慮涌上心頭,正是因為學姐的耐心引領,這份不安才漸漸消失,心情隨之放松下來。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4(1)班的丁如莎面帶笑意,抬手指引新生方向,腳步放緩與新生并肩前行。她介紹,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特色來看,這里不僅是溫暖的大家庭,而且會組織各類學習交流活動,幫助新生快速融入集體,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屬感。
新生群內,消息持續互動,學長學姐即時對新生提出的疑問耐心解答。早在8月份,學院志愿者就建立了新生群,為新生們介紹學院情況和特色,為新生們建立線上的無障礙報到通道。“快遞點在哪里?床上用品是什么尺寸?這些都是群里的學長學姐告訴我的,我已經提前買好寄到學校啦。”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5(2)班張嬋娟說到。另一邊志愿者群里,志愿者們也在第一時間共享信息,確保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新老生一對一迎新是我們學院的傳統,除此之外,學生宿舍和三個校門門口都安排了志愿者和黨員先鋒崗,確保每一個新生的需求都能得到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4(3)班的沈小琳說到。
趣味迎新小互動 多元大學第一課
“這是四棟教學樓就是大家以后經常來上課的地方了......這里是圖書館,大家需要的大部分書籍都可以在這里借閱,同時也可以在這里自習......”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生探索校園活動負責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4(1)班的孔令輝走在隊前,為同學們介紹操場、教學樓、雙龍湖等校園景觀,示意新生留意關鍵設施,穩步帶領新生熟悉校園。他和其他四名志愿者們提前規劃了路線,活動中志愿者們在隊伍不同位置全程跟隨,密切關注新生安全,及時解答新生關于校園設施的問題。“我一下子就對學校各個地點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時也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和向往,我會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為大學生活增添色彩。”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5級(1)李心怡表示。

在報到點,學院也設置了一系列互動游戲,這些活動不僅拉近了新生與陌生環境的距離也記錄下新生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很多新生是第一次離開家鄉,所以我們做了這個地圖,讓大家在地圖上找出自己的家鄉,共同完成這個小小的成長教育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3延喬班李玉婷介紹到:“好多同學來自一個地方,地圖扎不上,我們就邀請大家找出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大家都很喜歡這個互動。”“你的幸運數字是15號對吧,那么請問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什么?”研究生黨支部根據學科特色為研究生新生們準備了“緊張刺激”的“入學考試”。“我們準備了30道基礎的理論題目,讓大家小小地緊張一下,答出來以后就可以抽獎獲得一個小禮品。”2024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生潘玉龍介紹到。報到當天,2025級學科思政的新生包凱玲一直在報到點幫忙。“學長學姐們都很親切,讓我很想早點參與到集體的工作當中,也希望能早點認識新同學們。
報到當天,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領輔導員老師,深入本科生和研究生宿舍,開展走訪調研,關心新生的入住情況與適應狀態,并與來自西藏、甘肅、寧夏等偏遠地區的新生們交流。2025級新生輔導員龐林倫也通過班會的形式,與學生們進行交流。“開學前,我就通過線上會議的形式,組織全體新生觀看《開學第一課》,希望能幫助新生明確大學目標,樹立正確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幫助他們開啟全新的大學生活。”
細節處傳遞關懷 助力藏生追夢路
來自西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5(1)班的白瑪玉珍8月29日和家長一起來到安慶,她對大學充滿期待,“我選擇安慶師范大學,就是想在這里學好專業知識,為日后回到西藏基層服務、助力家鄉發展積累能力,并且期盼著交到新朋友。”她展示送給舍友的寫著藏語“幸福美好”意思的便簽,同時坦言,這份便簽不僅是對舍友大學生活的祝愿,而且借此想帶來一份來自高原的心意。

白瑪卓嘎從未出過遠門,她在媽媽和妹妹的陪同下從林芝乘坐飛機到達重慶,再轉高鐵抵達安慶,從高山到平原,這條求學路耗時兩天。談及來時的心情和對大學生活的期待時,她說:“西藏和這里的空氣還有濕度差較大,剛開始不是很適應。學院考慮到我的特殊原因,為我分配了兩位志愿者。報到點志愿者還給了我一朵手工小花,我非常喜歡,也開始期待未來的生活了。”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5(1)班的新生羅珍同樣來自西藏,全程獨自輾轉火車與高鐵,歷經40個小時抵達安慶。“初到安慶當日,我身體出現輕微的不適。”羅珍表示,輔導員知曉情況后第一時間到訪,協助她調整宿舍通風情況,為她準備藥品,快速緩解了她的不安與不適。“傍晚的時候,學院領導老師也特意到寢室來看望我,關心我有沒有‘醉氧’等不適應的情況。我覺得大家像家人一樣溫暖,相信我很快就會適應這里。”羅珍說道。
馬克思主義學院此次迎新活動以游園、宿舍探訪等形式推動新生快速融入校園,用細節傳遞關懷,助力新生開啟大學生活。未來學院會探索創新迎新活動方式,從新生需求出發設計多樣貼心環節,持續為新生提供學業與生活上的幫助,推動溫暖貫穿新生適應期,助力他們更快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思政學子。(撰稿:牛爰媛 張淑慧 宣妙妙 攝影:冀麗鑫 王娜 編輯:田夢甜 審核:鄒斌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