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人文學院副院長金松林一行應邀參加太湖“太湖曲子戲研究及其在節慶文化中的活化運用”開題報告會。太湖縣人大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彬,縣文旅體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羅鋒,縣人大城鄉建設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主任王金亮,縣文化館黨支部書記朱爽、原文化局文化股主任陳梁生及縣文化館非遺部、黃梅戲演藝有限公司等部門專家出席會議。會議由太湖縣文化館副館長葉學勤主持。
會議伊始,葉學勤對參會領導和專家表示感謝和歡迎,并向大家介紹了本次省級非遺重點項目的申報經過及其研究思路。

金松林介紹了人文學院、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期成果,闡述了本次與太湖縣文旅局合作開展太湖曲子戲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太湖縣是文化大縣,擁有豐富的戲曲文化、紅色文化、進士文化和禪宗文化資源,希望雙方能夠以曲子戲調查研究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王彬系統梳理了太湖縣豐富的歷史文化,介紹了劉鄧大軍劉家畈高干會議舊址。從農耕文化的重要性和面臨的現狀指出保護鄉村文化的必要性,認為本次調研對本地文化傳承意義重大,有助于鄉村振興。
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葉當前代表科研團隊作了開題報告。他論述了太湖曲子戲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并在對比黃梅戲、岳西高腔、青陽腔、樅陽腔等聲腔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思考太湖曲子戲研究路徑,認為太湖曲子戲研究一手材料有限,發生來源還不太清晰,故收集現有曲子戲手抄本,抄錄口述劇目,為曲子戲整理第一手文獻,是推動地域文化傳承發展的關鍵步驟。
胡羅鋒指出本次校地合作符合文化強省建設和現實文化傳承保護與發展的相關要求,也是文旅局完成“一項研究、一本書、一部紀錄片、一次展呈”工作目標的抓手之一。他肯定本次文化研究新模式,同意積極支持研究團隊的調研與手抄本搜集工作,為后續曲子戲研究提供支持。
王金亮對本次項目化挖掘曲子戲、采用文字記錄的方式傳承保護曲子戲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在曲子戲復排過程中要貼近現實,盡量做到原汁原味。原文化局文化股主任陳梁生介紹了太湖曲子戲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過,為曲子戲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資料。葉學勤對本次報告會內容進行了總結,對本次參會領導和專家提出的寶貴建議表示感謝,指出戲曲傳承和保護是校地合作的共同目標,雙方應為實現互利共贏共同努力。
會議結束后,科研團隊赴牛鎮鎮天光村實地采訪曲子戲非遺傳承人,圍繞曲子戲起源流傳、現存劇目、傳承人培養等情況做了詳細了解和調查。曲子戲傳承人及其演出團隊為項目團隊現場表演曲子戲,使團隊成員對曲子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撰稿、攝影:戴雷蕾 編輯:張婷婷 審核:金松林 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