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分工合作,通過設置不同的主題,拍攝傳播各類文化精神內涵……近日,傳媒學院開辦融合傳播訓練營,搭建基礎實踐、社會實踐、綜合實踐、創作實踐四類實踐平臺,讓學生們在實地考察實踐中熟練使用專業技能,成長為全媒體新聞傳播人才。
據學院副院長王業明介紹,目前訓練營共組建五支融合傳播團隊,包括建黨精神融合傳播“覺醒”團隊、大別山精神融合傳播“映山紅”團隊、“兩彈一星”精神融合傳播“驚雷”團隊、黃梅戲融合傳播“戲意流長”團隊和非遺融合傳播“徽風皖韻,‘遺’脈相傳”團隊。每支隊伍由傳媒學院教師牽頭指導,成員包含研究生與本科生。
沿著大別山一帶,深入紅色革命根據地,尋訪紅色足跡,大別山精神融合傳播“映山紅”團隊將沿途紅色故事制作成音頻廣播和視頻,希望通過獨特的視角、多樣的形式,展現經典紅色黨史故事,打造黨史教育生動課堂?!按髣e山地區地勢險峻,條件艱苦,但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跡?!眻F隊隊長、新聞與傳播專業2022級研究生江雨在回憶起團隊實踐考察的經歷時,發出了深切感嘆。
非遺融合傳播“‘遺’脈相傳”團隊基于安慶本地豐富的非遺文化資源,深入各個非遺文化發源地,與當地文化傳承者深度交流,用鏡頭記錄非遺文化,將紀錄片投放到社交平臺,利用現代化傳播手段,讓非遺文化“潮起來”?!跋Mㄟ^我們拍攝的紀錄片,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傳承下去?!眻F隊成員、廣播電視學專業2021(2)班的高曉天表明團隊實踐的初衷。在采訪中,傾聽了非遺文化傳承者的講述,團隊成員深切體會老一輩傳承者對于非遺文化日漸流失的辛酸與落寞?!澳壳胺沁z文化發展正面臨傳承人少、經濟收益低等困境?!备邥蕴毂硎?,如何通過新媒體宣傳,推動當地非遺經濟發展,是團隊在融合傳播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王業明表示,開辦融合傳播訓練營是學院在融媒體環境下做出的一項實踐育人的新舉措,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感受國情、社情、民情,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淬煉思想品德,提升專業素養,鍛煉專業能力。(撰稿:學生記者 項丹丹 李婷 攝影:朱鈺函 丁瀟瀟 編輯:江偉 審核:王業明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