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7月2日,安慶師范大學學生“四成”服務大廳“行‘遠’自邇·振興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各地區,深入考察國情社情民情,了解當地現代化發展實況,助力當地鄉村振興與發展。
聚焦農業 培育振興動能
實踐團成員來到定遠縣農業農村局進行深入調研與親身體驗。實踐團成員調研發現,定遠縣是農業大縣,“豬、鵝、蝦、草、菌”作為定遠縣的五大主導產業,在縣內逐步形成了資源互補、優勢互補、共享互利的特色產業體系,并不斷帶動其他農業產業現代化。定遠縣注重品牌效應,成立“定有良才”特色商標,從當地“土”特產出發,依托本地鄉土資源和產業基礎,規范與創新“土”產品的生產方式與銷售模式,促使更多本土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共同助力家鄉振興。

實踐團部分成員專門前往該縣特色農業基地了解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況,分別對當地葡萄養殖和蘆筍培育展開了實地調研,了解當地“一村一品”標志性農產品發展的基本狀況,認識當地部分農業進行的“黨建+”創新生產模式。實踐團成員還在基地負責人允許后參與到了葡萄掐尖活動之中去,盡自己所能為果農提供幫助,為果農工作提供支持。
數商興農 激發振興活力
實踐團成員來到定遠縣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展實地調研。定遠縣政府精準抓住“直播帶貨”的機會幫助本土品牌水云生公司渡過面臨倒閉的難關,還積極利用互聯網、直播等方式,為其他本土企業提供銷售平臺,打破“產品好,銷售難”的困局,激發當地企業的活力,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動力。
實踐團成員在 “直播帶貨”的現場,了解到定遠帶貨主播網紅“朝霞姐”背后的故事,朝霞姐原本是貧困戶,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扶持政策的號召,在當地扶貧隊長的帶領和商務局的幫助下,生產特色食品,打造自主品牌,發展電子商務直播帶貨并且越走越好,還帶動了一批定遠“新農人”的出現和相關產業鏈的延長。不斷加重扶持農產品品牌化的比重,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用電商帶動農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該縣用實際行動走出一條由數字化帶動鄉村振興,現代化發展的新道路。

歷經六天的實地考察調研活動,實踐團成員們赴定遠縣進行鄉村振興與現代化發展的綜合調研,開展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實地調研考察活動,深入群眾基層,調研當地鄉村振興發展實況,探尋當地現代化發展道路,助力當地黨史學習教育,發揚青年學生的志愿服務精神,為當地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此次實踐團赴定遠縣開展調研活動,將專業知識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在實踐中察實況、了民情,是以實際行動奉獻新時代,以實際行動促進共振興。”指導老師陳守朋表示,他也希望實踐團成員們未來也能夠不斷學習進步,勇挑重擔、堪當大任,在社會建設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撰稿:楊雨婷 王敏鈞 攝影:李龍龍 許冉 編輯:江偉 審核:賈濤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