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山市大靈山旅游度假區(以下簡稱“大靈山旅游度假區”)的山水間,5名安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畢業生站在出水口旁的亭子里進行太極拳、雙人舞、歌唱等多種形式的表演,他們將傳統的固定舞臺“搬”到了游客身邊。近日,安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大靈山旅游度假區聯合打造的“移動舞臺”驚艷亮相,一場別開生面的合作在音樂藝術與文化旅游產業間展開。

“在學校,我們更多是在排練廳面對鏡子和老師練習,現在在景區的‘移動舞臺’上,我們直面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觀眾,需要迅速適應各種戶外情況進行表演,這極大地鍛煉了我們的舞臺應變能力與藝術表現力。”畢業生舞蹈表演專業2021級的王夢強坦言,他原本還在為畢業后的工作發愁,通過校企合作項目,通過應聘,得到了景區的長期合作意向。“畢業后就能直接在這里就業,真的解決了我的大難題。”

畢業生音樂學專業2021(3)班的鄭玉婷身著一身青色舞服,在水車旁舞動著衣袖、以腰為軸、雙手在身體兩側側弧畫圓,兩腳跟并攏腳尖向外。“大靈山旅游度假區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后期也想通過精心編排的音樂和舞蹈,將景區背后的歷史典故、民俗風情等文化元素生動地展現出來,帶動游客對當地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和認識。”她分享,為了促進節目編排,我們會私下查閱了解當地的民俗資料,還向景區的老員工請教。

一艘烏篷船順著潺潺流水慢行,表演者輕按竹笛,溫婉歌聲與笛聲交織成網,水車旁青石板上,身著水袖長裙的女子正舒展腰肢,踮腳、旋身、甩袖間盡顯古典舞柔美靈動,表演者的動作與岸邊的粉墻黛瓦形成一幅未被過度修飾的水墨畫,引得游客駐足。“這種將藝術與地域文化融合的表演形式,讓我感覺特別有意義,有時看到游客專注的欣賞表演,我明白自己不僅在表演,更是在傳播文化。”王夢強說。
本次校企合作既為畢業生提供了穩定且具成長性的就業平臺,拓寬職業路徑,實現專業價值較大化,又以專業表演激活地方文化資源,助力傳統文化傳承發揚,推動文旅產業向 “體驗經濟” 轉型,同時搭建校地合作橋梁,形成文化傳承與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據了解,該學院2025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3%,學院將繼續深化“專業+產業”的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讓更多專業人才在文化傳承中實現人生價值。(撰稿:學生記者 王忠妮 攝影:孫文 編輯:江偉 審核:賈濤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