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田間地頭,扎根廣袤田野,在肥沃的土地上留下青春足跡……近日,資源環境學院“綠色踐行者”環保團隊踏出校門,走進大觀區海口鎮河港社區、昌寧村合作建設的港寧現代農業羊肚菌種植項目基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親身調研中把握鄉村振興的“脈搏”,在實際行動中為鄉村振興貢獻新時代青年力量。

實地調研 聚焦農業發展問題
“羊肚菌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較為特殊,包括適宜的溫濕度、光照和通風條件。”港寧現代農業羊肚菌種植項目基地負責人帶領團隊成員參觀了羊肚菌的生長空間,并詳細介紹了溫室大棚種植羊肚菌的優點。“羊肚菌的種植過程竟然蘊含了如此多的細致要求和專業知識。”實踐團成員、環境工程專業2022(2)班的丁美王感嘆,通過實地的調研,他表示自己對羊肚菌的生長環境和種植技術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們意外發現基地部分農田及其周邊水渠存在大量粉色顆粒狀團塊,經過研究與詢問,初步判斷團塊為外來入侵生物“福壽螺卵”。“作為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重大危險性農業外來入侵生物之一,福壽螺的大量繁殖會造成水體污染、水生農作物減產、威脅水生生物生存等嚴重危害。”大觀區河港社區科技特派員、團隊指導教師李青山向成員們科普。為良化基地農田發展,維護羊肚菌生長環境,實踐團成員在團隊指導教師組織下便立即開展了福壽螺的清除行動。
依次排查農田和水渠、摘除灌木上的螺卵、打撈水中的福壽螺……根據專業人員指導,“綠色踐行者”環保團隊成員們紛紛投身于清除福壽螺的活動中。“福壽螺的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不仔細觀察很難辨別兩者的差異。”環境工程專業2022(2)班的吳倩表示,她并不知道小小的福壽螺對農業發展有如此大的危害,希望能夠通過自身的綿薄之力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經過一小時的清除行動,成員們將收集到的福壽螺及螺卵進行集中摧毀,從而抑制福壽螺的快速繁殖,維護基地農田的綠色發展。

西瓜義賣 滿足果農迫切需求
“羊肚菌的最佳種植時間為春秋兩季,基地其余時間則以種植瓜果為主。”基地負責人直言,溫室大棚的重復利用可以有效地節約土地資源,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當團隊進入瓜果大棚開展進一步調研時,則發現大量瓜果腐爛在農田中。
據基地負責人介紹,由于基地缺乏多元化的銷售渠道,許多成熟瓜果不能得到及時售賣,最終在農田中腐爛導致大量浪費現象。“綠色踐行者”環保團隊負責人、環境科學專業2022級李淼與團隊成員得知農田瓜果現有情況后便與指導教師聯合基地決定開展“西瓜助農義賣”活動,真正落實“綠色踐行者”的口號,助力農業發展。
120余個西瓜,將近1100余斤,來回運輸數十趟……經過研究與討論,團隊成員最終將“西瓜義賣”活動地點定在學院門前。“我們采取線上預定和線下購買兩種方式,拓寬西瓜的售賣渠道,以此吸引更多購買者。”李淼介紹,她們還將部分西瓜免費送給學校工作人員,希望在炎炎夏日也為他們帶來一絲清涼。
“無籽西瓜,一元一斤,愛吃瓜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團隊成員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西瓜義賣”的宣傳海報,吸引師生前來購買。學院門前,擠滿了前來購買西瓜的消費者。團隊貼心地制作了“挑瓜小技巧”的卡片,幫助師生買到質量高、口感好的西瓜。

“今年暑假我選擇留校備戰考研,偶然得知西瓜助農義賣的活動信息,便馬不停蹄地趕來了。”地理科學專業2021(2)班的張雨樂表示,自己經常在校外購買水果,但價格都較為昂貴,此次西瓜義賣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價格上也“深入民心”。購買西瓜后,張雨樂還邀請室友們一同前來購買。她坦言,得知“西瓜義賣”活動的本質是為幫助果農解決西瓜滯銷問題后,她更希望能借此貢獻一份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成員們致力于投身鄉村振興實踐,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田野,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是青年力量發揮的展現。”李淼表示,“綠色踐行者”環保團隊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理念,在點滴之間匯聚起生態環境保護力量。未來,團隊將繼續深入鄉村一線,將田野熱土當作廣闊課堂,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撰稿:學生記者 張淑慧 屠西穎 攝影:李淼 編輯:江偉 審核:黃建平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