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7月27日,由數理學院舉辦的“探秘星空·解碼自然”天文研學夏令營在池州市東至縣順利舉行。來自安慶、合肥、池州等地的40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本次夏令營。本次活動是數理學院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徐駿博士團隊獲批立項的2025年“科普安徽”科普研學特色示范活動。

7月26日上午,營員們齊聚菱湖校區紅樓,在樓前廣場合影留念。隨后,在數理學院老師和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營員們滿懷期待地登上前往池州市東至縣的“時空考察團”筑夢大巴,開啟了為期兩天的探索之旅。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懷著對生命起源的深邃思考,7月26日下午,營員們化身“小小考古學家”,抵達神秘的“時光回溯站”——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至華龍洞遺址。在這片幾十萬年前古人類的家園,營員們近距離參觀了珍貴的化石修復工作,見證歷史的痕跡,努力尋找遠古祖先留下的生活線索,沉浸式地思考“人類從哪里來”這一永恒命題。
7月27日,探索的焦點轉向浩瀚星空。營員們化身“星空小勇士”,在星空之城借助專業望遠鏡親身探索宇宙的奧秘。他們辨認美麗的行星,遙望璀璨的星系,在驚嘆宇宙之大的同時,也展開了對“人類未來將去向何方”的無限遐想。
為了深化科學體驗,本次夏令營精心設計了系列特色課程:《望遠鏡結構及原理課程》讓營員們親手觸摸和了解觀測宇宙的工具;《AIGC星空徽章DIY課程》巧妙地將AI藝術創意與天文知識相結合;《小科學家太陽探測PBL課程》則以項目式學習引導營員們像科學家一樣提出問題、探索答案。這些課程寓教于樂,極大地激發了營員們的科學興趣和創新思維。
本次研學活動獨具匠心地將代表“人類起源”的華龍洞遺址與指向“宇宙未來”的天文探索基地串聯起來。孩子們在游與學的結合中,不僅增長了知識,更深刻感受到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厚重感,悄然培植起探索宇宙星辰、接續科學使命的傳承感。
本次“探秘星空·解碼自然”天文研學夏令營活動是數理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積極履行科普社會責任,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的一次生動實踐。數理學院將繼續致力于開發優質科普資源,為啟迪科學夢想、培育未來創新人才貢獻力量。(撰稿、攝影:徐駿 編輯:田夢甜 審核:彭芳珍 趙麗麗)